老一辈木雕艺人、当代木雕领域大师与新生代木雕人才 共话浙江木雕艺术发展

发布日期:2023-01-13 15:16:20        信息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6339
摘要:11月2日上午,“新征程·新民艺”浙江木雕艺术发展研讨会在东阳木雕小镇胡先民艺术馆举行。

11月2日上午,“新征程·新民艺”浙江木雕艺术发展研讨会在东阳木雕小镇胡先民艺术馆举行。

中国美院教授、博导,中国美院美术馆副馆长、民艺馆执行馆长连冕主持研讨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杭间作了主题为《“新征程·新民艺”浙江木雕艺术发展探寻》的主旨演讲。随后,省民协领导、省内院校专家、浙江木雕技艺大师、省民协名家孵化人才、新峰人才分别围绕传统工艺的美学价值、工艺技术与科技、木雕艺术的当代表达三个主题进行了研讨。整个研讨会历时两个多小时。

记者摘录了其中几位专家学者的发言,以飨读者。


浙江木雕向艺术化发展

杭间(中国民协副主席、省民协主席)

我把近年来对浙江木雕发展的一些体会,跟大家做三个方面的交流。

一是怎么看浙江木雕在实用和纯艺术上的转向。近年来,浙江木雕越来越向艺术化发展,但是有用的、功能性强的、作为建筑装饰的这块不能丢,这是我们的传统,大家要更努力去发展去改变中国的实用性装饰艺术。

二是要用艺术家的心态,用一定的耐力、定力,在传统木雕艺术里找到最好的技巧、最高的表现、最好的材料。中国收藏界目前收藏比较单一,传统艺术的现代表达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格局和气魄,这要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培育。各位艺术家要建立大格局,让纯艺术表现的作品在不同的家庭收藏,这才是一个行业长治久安、向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当然,纯艺术表现不一定是一个专门题材,也不一定要歌功颂德,而是要着眼于自己的喜欢,根据手上拿到的材料,按照天赋,用不同的表现技法去做出符合自己性情的作品,这才是几千年传统木雕艺术发展的正当之路。

三是从实际来看,浙江艺术家的创作风格相对多样,但挣脱传统题材的不多,局限性大。挣脱传统,并不是非常容易的事。我们从题材、表现技巧上拓展创新,创新者要有很好的基础,要在对传统材料、传统技术完全领会的基础上,才能做出举重若轻有新意的东西。



跟着木雕去旅行

黄小明(省民协副主席、东阳市民协主席)

此次浙江木雕艺术展,不光是大家的作品展,更重要的是一次学习的机会,从作品中感悟体会老一代艺术家们全心投入艺术创作的精神。正因为一代一代手艺人的坚守,才有了今天木雕作品的百花齐放。作为当代手艺人,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做好木雕纯艺术和现代实用艺术间的平衡。

一是认知的提高。“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讲的是游人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等不同角度观察庐山面貌,观感也不同。每个人的认知、看事物的角度都各有不同,只有加强学习,提高认知,才能把作品做到艺术高度。

二是实践的提高。看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木雕艺术家,不能闭门造车,要多出去走走看看,只有多走多看多学习,才能有更好的创作动力。我公众号有个栏目是“跟着木雕去旅行”,就是我每去过一个地方,回来后就会立即创作一件作品。只有走出去,看到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风土人情,你才能有更多创新的动力。

三是知行合一。从实践出发,想到就去做,而不是停留在想象中,一步一个脚印。


推陈出新在继承中创新

张伟孝(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

雕刻艺术是大众生活审美、精神艺术的生动呈现。木雕艺术通过选择质朴的雕刻材质,加入创作者的思考与领悟,融合大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愿,传递了特殊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审美。当下,木雕艺术既是物质生产,又是精神生产;既是经济,又是文化。它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始终以美的形式服务于人们的生活。

融多元文化,扬时代精神。每个人都处在社会之中,对于时代都有着切身的感受。当木雕创作者把这种感受以木雕的形式表达出来,也就在创作中融入了时代艺术的进程,这就是创新的本质。育木雕人才,助行业发展。随着以木雕、红木家具为主的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人才后继乏人和题材缺乏创意等问题越发突出。广厦大学于2008年创办了当时全国高校唯一的木雕设计与制作专业,改变以往师徒口手相传的培养模式,通过大师引领、教学引领、文化引领、比赛引领、榜样引领“五引领”木雕非遗传承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有文化,出创意,会设计,能制作”的木雕技艺能手,为木雕、红木家具行业培养了一大批木雕设计制作人才。木雕专业经过13年多探索实践,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上取得了一系列引人瞩目的成果。2018年与刚果(布)开展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开办了“雕刻艺术与设计国际班”,这也是浙江省首次在木雕技艺方向开办的国际班。基于人才需求,2020年在雕刻艺术设计专业基础上设置职业本科层次工艺美术专业,现已招收两届工艺美术本科生485人,分木雕工艺、家具工艺、艺术品设计三个方向进行培养。

当前正处于一个新与旧、传统与创新、科学与艺术碰撞与交融的变革时期。我们这代人,最重要的使命,一个是传承,一个是开拓。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木雕艺术的出路。如何推陈出新,在继承中创新,将现代科学与艺术结合起来,既存在观念和认识的问题,也有待于探索和实践。当代木雕艺术既需要符合时代审美的需求,又要具有多元化的艺术审美。

我们在继承中国木雕艺术传统表达的同时,要将西方绘画艺术、雕塑艺术、摄影艺术等有机地融合到木雕创作中来,大胆地将生活灵感运用在木雕创作中,为传统木雕注入现代元素,使其既有现代审美意趣,又不乏东方古典韵味。木雕创作者需要立足多元文化形态,注重自身精神世界的丰满,积极探寻木雕艺术的新传播形态,拓宽木雕艺术的传播空间。


美学与日常生活的渊源

徐洁(浙江省民协新峰人才)

美学是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自美学思想产生至今两千余年来,美学与生活一直有着很深的渊源。文化研究者们认为,文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时期:口传文化时期、印刷文化时期和电子文化时期。在不同的文化时期,审美与生活由合到分离,最后再次走向融合。

艺术美学和工艺学的重要分支是建立在工艺学和美学的基础之上,探讨工艺领域里的美和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工艺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在这些生活用品中自觉和不自觉地积淀着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以及审美理想,产生了朦胧的工艺美学思想。我国春秋末年的《考工记》是世界上最早的工艺学理论文献之一,它提出的“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则可作为工艺制作的基本法则。说到工艺美学的价值,我经过多年学习,大致概括了以下几点:意境含义深远或启迪真理的对象具有美学价值;能够表达其文化或传统的核心价值或观念的对象具有美学价值;能够服务于人民或政治变革的对象具有美学价值;能使体验或欣赏的人感到快乐的对象具有美学价值;能够给人产生精神共鸣的具有美学价值。

作为年轻的新峰人才艺术家,我们要时刻提升文化知识,怀有人文情怀,创作精品,用作品说话。


不要对木雕行业失去信心

万少君(浙江省民协名家孵化人才)

传统手工艺肯定要和新科技相结合。据我了解,现在我们国家已经引进了相关设备,如圆雕就有720度旋转的机器。有了这种机器设备,我们传统的手工艺人就可以从毛坯、修光中解放出来。以前是全程手工制作,现在有了先进的机器设备后,不仅提高了生产力,而且批量化生产缩短了时间。在当下后疫情时代,我看到一则报道,说温州一个木雕师傅转行做快递小哥,一个月收入2万块钱,而这是木雕行业不能达到的。所以,我觉得一定要提升我们传统工艺的技法。

关于今后木雕发展的对策,我做了以下思考。一是做文创开发,我们义乌年年红公司有一个和文创相结合的品牌叫谈木集,它把所有的红木碎料都合理地运用起来,一件作品可以定做,100件也可以定做。二是国潮风利用,国潮风对于提高我们国人文化自信非常重要,一外地人在义乌开了三家古法黄金制作的店,仅有7名员工,一年产值2000万元,而且这种作坊式企业一无污染,二没占用很多国家资源,受到政府青睐。三是结合国家重大活动,如寺庙旅游开发等。所以,我最想跟大家说的是,大家不要对这个行业失去信心,而是应该考虑如何去做,把这个行业做大做强。


一句话语录

虞金顺(乐清木雕国大师)

作为艺术家,千万别总想着创作到头了,要专心专注,无论成功与否,都要坚持创作创新,如果只想着赚钱,做出来的作品肯定不会太如意。


吴光荣(中国美院教授、博导,浙江省民协主席团成员)

对艺术家来说,心态还是挺重要的,要不忘初心,融入这个社会,作品才更容易引起共鸣。我们昨天去周桂新工作室参观,发现他总是不停地在思考,作品一直有变化。所以每个人有好的精神状态和面貌,就能不时看到新的东西。


牟湘波(乐清木雕国大师)

工艺与科技,其实跟传承与创新的讨论是一样的。我从艺35年来,电动工具用了30年,当时觉得电动工具是很奢侈的东西,不过很好用。工具在介入时,我们会担忧传统工艺是否会削弱,是否会流失。其实没有必要,重要的是使用科技时如何把握分寸,以达到人工做不到的效果。


周桂新(浙江省民协名家孵化人才)

突破传统是自己一直以来的追求。从事创作,就全身心投入,不断尝试突破新的技法,促进竹雕跟玉雕、核雕的跨界融合,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让作品扎根于传统工艺,同时融入现代美学理念,在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时间只是一个过程,使命跟思想更重要。

本文的关键字标签: 黄小明木雕   
  • 返回
相关文章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黄小明木雕
联系电话

0579-86766666

0579-86126666

  • 新东阳木雕微信公众号

    新东阳木雕

  • 新东阳木雕微信公众号

    黄小明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