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楼画栏耀人目,其下步廊几半里。阳光透过树叶的空隙投射在门楣上,斑驳的光影,嶙峋的刻痕,时光辗转间仿佛回到了中唐时期的卢宅。民间传说,“北有故宫,南有卢宅”。尚书郎冯氏兄弟以来自家乡的木雕,装饰出一所瑰丽耀眼的宅第。建筑装饰、家居用品,极尽精雕细镂之能事,佳构累累。东阳木雕,因此扬名。
本期人物介绍:
黄小明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中国木雕艺术大师
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阳木雕”代表性传承人
北京故宫皇极殿乾隆宝座复制者
高楼画栏耀人目,其下步廊几半里。阳光透过树叶的空隙投射在门楣上,斑驳的光影,嶙峋的刻痕,时光辗转间仿佛回到了中唐时期的卢宅。民间传说,“北有故宫,南有卢宅”。尚书郎冯氏兄弟以来自家乡的木雕,装饰出一所瑰丽耀眼的宅第。建筑装饰、家居用品,极尽精雕细镂之能事,佳构累累。东阳木雕,因此扬名。
东阳木雕以平面浮雕为主,层次丰富色泽清淡,保留原木天然纹理色泽,格调高雅。作为现代东阳木雕界的中坚力量——黄小明大师集前辈的经验与后辈的激情于一身,形成了华滋厚重却又清新空灵的创作风格,成为东阳木雕现代创意的扛鼎者。
木有灵犀,匠人赋予新生命
在黄小明大师的心中,木与人是最亲近的,木是通灵性的活物。树存千年,在漫长岁月中,它是陪伴人类最长久的生命。当一棵树离开了土壤,他便从一种生命延续成了另一种。树干的热胀冷缩及空气的湿度决定了木头的收缩程度,每一段木头,都有其内在的思想,都有其独特的形象。每一次雕刻创作,都是人与自然的交流,都是新生命的赋予。
东阳木雕,重视木材的选择,骨子里流淌着的就是木的精魂。香樟木、椴木、柚木以及金丝楠木等上等材质一同谱写了东阳木雕的历史。不同的木材适应不同的作品,表现出不同的情感。从东阳木雕的成品中,见到的便是木与人的生命融合。
雕刻技艺,镂月裁云鬼斧工
木雕是属于手工艺活,一刀一笔一划,从设计到制作到成型,都是工匠细致的表现。
在艺术手法上,东阳木雕以层次高、远、平面分散来处理透视关系并以中国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或鸟瞰式透视仿古木雕为构图特点,不受“近大远小”“景清”“远景虚”等规律的束缚,使得画面层次丰富、形象立体,于二维空间内,呈现三维视觉效果,可谓“画中有画,景中有景”。
不甘于传统单一的创作手法,黄小明大师思考如何用传统语言进行现代表达。他开创的“速写木雕”,把美术理论中的速写技法与东阳木雕融合,使画面显得飘逸灵动,极具装饰性。他独创的“超写实木雕”,以细腻逼真的质感,增强了造型立体感,实现了中国木雕与西方雕塑的接轨,极具现代性。他设计的“竹简式木雕”、“取景框木雕”,丰富了东阳木雕的表现形式和装饰范围,彰显了东阳木雕的人文气质与古典情境。
匠心之作,中国风惊诧世人
如今,东阳木雕不再单限于皇宫大院、民宅府邸的建筑装饰,人文情怀赋予了它更多的内涵。
黄小明大师的作品《新世纪的呼唤》,有感于南斯拉夫使馆被炸,用现代手法表达出来自五洲大陆各个肤色的人共同呼吁世界和平的主题。这幅人文木雕经典之作在军事博物馆展出并获得金奖。
黄小明大师所复制的北京故宫皇极殿乾隆皇帝蟠龙宝座,融雕艺、木艺、漆艺于一体,以高超的工艺水准在型、材、艺、韵上与原件保持一致,重现了三百年前康乾盛世时中国宫殿皇座的艺术风采。此次复制的宝座成为了东阳木雕艺术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也是东阳木雕艺人向创造明清宫庭辉煌的木雕艺术先师的敬礼之作。
《金龙聚宝》是黄小明大师在东阳木雕传统板雕及浮雕技法的基础上,完美融合了西方超写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和美学元素的立体木雕作品,既有中国传统文化之韵,又兼具西方现代文化之美。开启了木雕从传统走向现代,并晋身国际艺术舞台的时代。
匠魂流淌,技艺与精神传承
艺术需要专注,生活拒绝浮躁。在其他木雕流派大肆引进机械化生产的时代,黄小明大师坚持一刀一凿均借人手,在“慢制作”中,传递“慢生活”理念。他坚信,只有在手与木材的抚触中,人的思想与情感,才会随时间渗入,诞生崭新的艺术个体。这样的作品展示的是匠人内心的真实想法,折射的是匠人的哲学理念及文化底蕴。
传承,既是技艺的传承,更是精神的传承。坚持“刻之为元精,雕之为万灵”的木雕工艺,以尊重自然、敬畏艺术的心态,让人的生命与木的生命融于一体,缔造崭新的形象,是东阳木雕匠人的终极目标。
黄小明大师表示,只有情怀才能赋予作品生命力。不重视思想,不注入情感,作品的价值永远只能停留在技法和材质的层面。只有有情怀的工匠才能去传承东阳木雕的精髓并将之发扬光大。只识技艺的工匠,他的艺术生命也终会走到尽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传承道路艰难孤独却又精彩纷呈,永葆一份匠人之心,手握刻刀,将岁月雕琢。